Subscribe

RSS Feed (xml)

Powered By

Skin Design:
Free Blogger Skins

Powered by Blogger

美国:需要换的不仅是总统

美国总统大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虽然“超级大国”这一说法已经有点过时,但鉴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美国总统大选依然是一件足以影响世界的大事。无论是国家元首、政要,还是国际问题专家、学者都认为,在当下世界新格局开始形成的全球化大背景下,美国需要更换的不仅仅是一个总统,而是整套已经僵化的政治和经济思维。

本报综合报道 “冷战结束后一度形成的‘单极世界’局面已经结束,数年前流行的‘超级大国’一词今天也已过时。”在今年1月18日在总统府举行的传统驻法外国使节新年招待会上,法国总统萨科齐提出了“相对大国时代”的概念,他指出,未来30年至40年内世界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随着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在政治、经济领域日益崛起,俄罗斯逐渐恢复元气,一个“新的多极世界”即将形成。

“超级大国”说法已过时

其实,萨科齐只是第一位提出“世界新格局”的有影响力的世界领导人,在国际政治和经济问题的研讨圈中,“世界新格局”早已成为热门话题,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上。在当今世界上,仿佛只有美国对这个新变化视而不见。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今,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领域当了太久的“霸主”。但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开始悄然发生变化。在政治上,布什政府发动的两场战争和单边外交政策令传统盟友——欧洲也开始对其疏远,美国“西方领袖”的绝对地位开始动摇:对英国和德国的民意调查显示,从2000年到2007年,两国国民对美国的好感分别从83%和78%下降到56%和37%;在伊拉克问题上,在伊朗问题上,欧洲各国开始发出与美国不同的声音;从俄罗斯、中国、印度,到拉美和阿拉伯各国,新兴力量都开始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和诉求。

经济上,“金砖4国”、“新钻11国”这类概念不断出现,以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墨西哥等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开始动摇美国经济“霸权”的根基。眼下,虽然美国因次贷而面临大规模经济衰退,但基于对中国、印度等经济体的信任,西方的主流媒体和经济学家一致认为美国的衰退不会拖累全球经济的发展。

全新的“后美国”时代到来

专家指出,这将是一个全新的“后美国”时代,而美国显然还没有反应过来,即便意识到世界新格局正在形成,但美国不仅没有调整自己适应新世界,反而因为对新格局的恐惧而将自己孤立,不愿在“霸主”梦中醒来:一意孤行发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在一系列关系全世界利益的议题,如全球变暖问题、多哈经济贸易协议等问题上采取不合作姿态。自从2001年在本土遭受“9·11”恐怖袭击后,美国就陷入了极端恐惧和自我保护的怪圈,并更加坚定了以武力推进价值观的单边行动,短期内发动了两场战争,至今还陷在战争的泥潭中。
新总统应多倾听民声

本报综合报道 《新闻周刊》资深记者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开始了新一轮大发展,从远东的中国、印度,到拉美的巴西、墨西哥,甚至到贫瘠的非洲大陆,经济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这轮经济发展大潮中,美国却一心一意把注意力放在了“反恐战争”上。

对世界重大议题反应麻木

文章指出,在美国四处反恐的同一时期,拉美、非洲特别是亚洲各国却在全速发展经济。以中国为例,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迄今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达到双位数。而且,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不忘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互动,与邻居分享发展成果。比如,冷战刚结束时,中国与日本、韩国和印度的贸易总额分别只有160亿美元、38亿美元和2.6亿美元,而到2005年,上述数字已经增长为2133亿美元、1110亿美元和 200亿美元。

美国的麻木同样反映在其他世界重大议题上。在全世界都在关注气候变暖并积极商讨应对措施的同时,美国政府却一直采取消极立场。美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3%~4%,但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也是西方工业国家中唯一一个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国家。在世界经济谈判中,美国一方面要求别国开放市场,一方面坚持国内的农业补贴政策,例如在世界棉花市场,在国内政策保护下的美国生产者占据世界棉花出口市场的大约1/3并有政府为其承担进出口差额损失;而在西非的贝宁湾,2001年国际市场棉花的价格下跌致使该地区的贫穷率由37%上升至59%。

由此可见,面对世界新格局和新矛盾,美国需要改变的实在太多,而不像一些人预测的那样——“只要乔治·布什下台,一切都会变好”。专家指出,从根本上,美国需要抛弃“超级大国”、“唯我独尊”的心态,把自己还原成一个“正常国家”——认识到自己需要面临其他国家的挑战和竞争,需要在竞争中修正和调整自己的内政外交。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谁当选下一届美国总统,都需要更加用心倾听国内民众、企业界和世界各国的意见和诉求。

没有评论: